7月28日,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,从2025-08-02起,无论一孩、二孩、三孩,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,直至年满3周岁。2025-08-02前出生、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,也可享受政策,仍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。
生育,既是家庭的事,更是国家的事。近年来,为鼓励生育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,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政策。此次国家育儿补贴标准出台,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,可谓是以“真金白银”为育儿家庭减负。
发放育儿补贴是我国首次对居民发放普惠式现金补贴,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。这是推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,也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为民初心。从现实来看,育儿补贴政策的核心价值,在于直面家庭育儿成本高企的现实。根据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》数据显示,全国0至2岁婴儿的平均养育成本为24538元/年。对不少普通家庭而言,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,奶粉、纸尿裤、早教等费用便纷至沓来,这些刚性支出都是“看得见”的负担。随着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公布与落地,每年3600元的补贴,让养育孩子从“家庭负担”转变为“社会合力”,体现了生育支持的普惠性与全面性。
对婴幼儿的投入,就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。育儿补贴政策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,特别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需要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。其中,还必须在教育资源、托育服务、住房保障、卫生健康等方面统筹发力,全面兜住兜牢民生底线,以更精细、更温暖的政策措施托举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。譬如,在托育服务上,既要以更大力度建设更多的普惠性托育机构,又要加大托育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,提升服务质量,提供个性化照护,切实让育儿家庭真正实现“托得起、放心托”。
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,涉及千家万户,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,也是“投资于人”的生动体现。我们乐见,随着实施育儿补贴制度的出台,只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确保责任到位、保障到位、落实到位,把好事办好,就能让更多人“想生育、敢生育、能生育”。
(江新华)
